近期到熊猫基地月亮産房參觀的游客可能會注意到一隻“特別”的大熊猫,但它特別的點既不在于長得特別高大,也不在于有一身异于其它大熊猫的彩色毛髮,而是它肚子上的毛髮被人爲給剃掉了,露出了一塊方方的、粉粉的肚皮。
好好的大熊猫肚子上爲什麽會少了一塊毛髮呢?原來,這都是它太過“貪吃”所惹的禍。經常關注大熊猫新聞的人可能依稀會記得前段時間有一則給大熊猫做腸梗阻手術的新聞,新聞裏的大熊猫被醫生“解放了”整整一盆的“青團”,而這盆“青團”的主人,就是這只被拿掉了天然“毛圍兜”的小吃貨“囡囡”。
“囡囡”出生于2013年8月6日,媽媽是體格强壯的“大嬌”。它從小就食欲旺盛,有一張和胃口相稱的“寬屏大臉”,性格溫和可愛,十分招人喜歡。2016年,“囡囡”還和同年的“和興”一起前往雲南野生動物園小住了一段時間,引得萬千游客前往觀看。但是“囡囡”也有個小缺點,那就是太貪吃了,而且總是吃得又快又多,時間一長就難免有些消化不良。這不,這個不好的習慣讓它在前段時間得了腸梗阻。
說到這裏也許會有人産生疑問,大熊猫在人們印象中不總是吃很多嗎?它們吃了上萬年的竹子,怎麽這小姑娘還能得腸梗阻呢?腸梗阻對于大熊猫來說又有怎樣的危害呢?回答這些問題就要從大熊猫的進食習性與其獨特的消化系統說起了。
作爲以禾本植物竹子爲絕對主食的“前”食肉類動物,大熊猫的消化系統與其他食草動物相比有很大的區別。它既沒有很多個可供反芻的胃,腸道距離也相對較短,更沒有結實膨大的盲腸,因此它們很難完全吸收竹子裏的營養物質,只能吸收其中的細胞浸出物以及部分半纖維素,這就是爲什麽它們的糞便顔色總是青青綠綠,像是沒消化過一樣,保持了竹子的原本形態。爲了保護自己脆弱的腸道不會被粗糙的纖維劃傷,大熊猫還進化出了分泌一種腸道粘液的功能,大量的粘液能將竹子的殘渣包裹起來,幫助腸道將它們排出體外。
因爲竹子的營養價值很低,大熊猫每天都會進食20KG以上的竹子,以保證足够的能量攝取,腸道健康的大熊猫進食量也自然不在話下。“日啖竹子六十斤,不辭長作四川熊”,但是“囡囡”的腸胃消化功能却有點“跟不上”它的好胃口,不知不覺地就被“青團們”堵住了腸道。
爲了幫它取出堵塞在腸道裏的糞便,醫生們不得不剃掉了“囡囡”肚皮上的毛髮,進行了一場開刀手術。
得益于醫生們精湛的技術以及飼養員們24小時輪班無微不至的照顧,現在的“囡囡”已經恢復了健康,在游客們的圍觀下袒露著粉粉軟軟的肚皮,躺在春日溫暖的陽光下愜意地大啖著自己心愛的竹笋。希望“囡囡”在今後也能像其他大熊猫那樣學會細嚼慢咽,不要再一次被“偷走”自己心愛的“小圍兜”。